在水一方,耳熟能详,唤起我们生活中许多美好。我们会想到邓丽君柔情甜美的歌声,我们会想到“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16个字,就是一副唯美的画面。一首好歌,一上来铺陈的就是一个意象。以水的意象代表了女性,一种美好,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 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在水一方”意义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在水一方来源于诗经的名篇《蒹葭》,初听在说爱情,渐渐明白,人生究竟什么更重要,好象什么都重要,又好像什么都不重要。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岁月的更替,渐渐明白,有些美好永远在彼岸。佛家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道家讲无为,难得糊涂。生命不圆满,但是态度很重要,在水一方的意境,就在于无奈前有险滩,逆流而上,找寻她的方向,充满励志,默默向上游。
好歌与好的照明设计的道理是一样的。好的照明设计,也犹如在水一方的佳人,我们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我们逆流而上,会坚持,会勇敢,找寻她的方向。这里也引申出两个概念,一个是意象;一个是意境。我觉得我们的生活中充满意象和意境。所谓意象:“意象”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易经》,有“圣人立象以尽意”,意即借助形象,可以表达概念所无法表现和说清的思想。它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象”是指人的感知。美的基础就是感知,“意”是“象”的触发,“象”是“意”的载体,二者水乳交融,互为依托。
所谓意境: “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一词来历也不小,出于唐译《佛经》。所谓意境,又称“心境”,乃是相对于“物境”、“外境”、“色境”即对象世界而言。所以,意境,其实是主体内心的理想境界,一个充满情感与意象的主观世界。意境的特点是有限的象,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
作为景观照明设计,描绘的是景,重点要把情感融入景。“意”、“象”是和“情”、“景”相对应的一组概念。在设计中,精神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不可分的。夜景照明设计需要把形象、物象、景象、事象和自己的主观思想相融合,产生一种可感的意象来传达具体的情思。我以为,照明设计称之为艺术,本质绝不是对现实的镜像,而是有思想的塑造。
意象的组合简单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性意象,它是选取特定的能寄托情思的物象,通过形象的描绘,具有鲜明的可感性。以安吉凤凰山(浙江城建园林院)为例。第二是间接性意象,经过创作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通过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将抽象的感知和情思具体化,以含蓄的传达,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带有明显的人工痕迹。以富阳鹿山夜景照明设计(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例艺术的审美原则是相通的,夜景照明设计也像图画一样,光线是我们手中的画笔,空间是画卷。远处讲求明暗对比鲜明;近处的场景,照明设计考虑的是尽量均匀,减少视觉疲劳。既要满足视觉识别的需要,又要创造美好的空间。所以有了意象和理念,必须选择合适的光源和光照,材料的光学属性、安装的位置进行了解和选择。照明技术的提高,使我们的照明设计具备了更加丰富的语汇。
说到杭州西湖的照明,孤山是有西湖独特情结的一个地方。因为平湖秋月、柳浪闻莺都是花好月圆的,唯独到了孤山是断桥残雪。所以它的景观特点是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它有一种独傲的精神。我们用4,000K色温把雪湖的这种独立精神渲染出来,然后它又和周围的湖面形成一种景观烘托关系。我们想把孤山打造成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以前西湖的灯光全部都用2,200k这种黄光来表现古老的底蕴,我们现在跳出来反其道而行。光经过重新设计之后,设计界面利用植物载体、构建载体,发现了西湖的残缺美去做照明设计。
从2012年开始,西湖开始调整原有的景观,北山之夜做完之后,就有了很大的环境冲突,所以今年我们也会改造保俶山。有些区域要亮起来,有些区域要暗下去,所以在亮暗的变化之间形成很多的意象感觉。西湖很重要就是这种体量感、适度感,可控性,太亮了、太多了或太满了都是有问题的。有些甚至是一定要它暗下去,这是我们做这个工程设计的一个感受。在实验室里做和到现场做完全是两回事情,因为你有好多想法是没办法来实现的,你只能因地制宜。
青城问道,道是不可言,无相的。禅境虚空,老庄是从欲界、色界解脱出来,悟入无色界的境地。老庄否定感觉和理性,否定既定的现实,所追求的是要到精神上的自由解放,认知生存的真实意义。古代希腊的哲学家说“宇宙万物是永恒理念的摹品,而艺术是摹品的摹品”,也就是说我们的智慧是无法超越大自然的妙不可言的存在。照明设计所谓的道,如在水一方,好像懂了又好像更迷糊了,光融设计微论坛给我们一个起点去思考去联系,让我们透过意象的背后看清真相。我,只是盲人摸象,告诉你一个我心中的意象。
(于2014年8月2日青城山问道“格局”之旅中发表对照明设计的见解)